前篇提到有时候我会陷入一种虚无,想要寻找意义。刚好最近和朋友聊天,有一个朋友也在迷惑这个问题。一番讨论后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个模型,可以拿来拟合解释人生意义的本质。
为何建模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试图指导你要如何生活的话:
- I’m gonna live today like it’s my last day.
-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知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道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乍一看都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用哪个又取决于个体的选择。搞人文学科的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搞理工科的人总想找个更加数学、更加逻辑一些的理论来解释并指导实际生活。
那么有没有一个模型可以抽离变量,然后尽可能地解释所有人的选择呢?如果有了这个模型,我们只需要找出自己的那些变量,填进去是不是就可以将我们的行为策略转变为一个最优化问题的解呢?
为了使这个模型涵盖充足的变量,我们需要多找一些 case 来拟合。
基于例子建模
我们需要找到一些 case, loop {建立模型、找到矛盾、修正模型}
,最终得到一个看起来与现实比较贴切的模型。
v1 版本
考虑一个二值选择问题:生或死。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地长寿,都“贪生怕死”;但在某些场合,有些人却会主动地选择死亡,所谓“生不如死”,比如得了绝症每天承受着皮肉痛苦(注:此处讨论的目的不在于批判或赞美某种行为,而是在于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解释他们选择的合理性)。
一个模型可以解释这个选择:
$$
收益=\int_0^{死亡} 幸福感 * 时间
$$
简而言之就相当于一个坐标系中,x 轴代表时间,y 轴代表幸福感,而收益就是曲线下的面积(懒得插图了,初中数学知识,自行想象一下吧)。当幸福感是正的,自然时间越长越好;而幸福感跌成负数时,那恐怕就会有人主动选择死亡,因为这样才不至于让收益越来越小。
v2 版本
前面的模型很容易找出 bug:有非常多的人不在乎自己的生活质量,省吃俭用只为了提升自己儿女的生活;为什么不把给儿女搞首付的钱拿去潇洒?按前面的模型应当有更高的收益。
这里我觉得会涉及一个“我”的定义。最小的“我”是作为个体的我;扩展一下可能还包括自己的后代,视后代与自己为一体,甚至后代比自己更重要;再扩展可能还包括存在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等;再扩展甚至可以是所有生物(可能这就是博爱吧)。
所以这里我们引出一个记法:我们将前面提到的人群记为 $Group_i$,但不同 group 显然权重是不同的,你更在意你自己而不是远在东非大草原的一只长颈鹿。这里将 $Group_i$ 的权重记作 $WGroup_i$。
$$
收益_{个体p}=\int_0^{死亡_{个体p}} 幸福感_{个体p} * 时间_{个体p}
$$
$$
收益_{Group_i} = \sum_{个体p}^{Group_i的所有个体} 收益_{个体p}
$$
$$
收益 = \sum_{Group_i}^{相关的所有 Group} {收益_{Group_i} * WGroup_i}
$$
在这个模型下,前面的 case 是可解释的。如果后代 Group 的权重相比只包含自己的 Group 权重很大,那么牺牲自己个体一定的幸福感而服务于后代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自己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另一个 case 是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他们坚信自己的牺牲可以为后代 Group、民族 Group 甚至全人类 Group 带来更大收益,所以尽管冒着直接切断自己 x 轴的风险,也认为收益的期望是远大于损失的。
v3版本
前面的模型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仔细思考下来,Group 作为基础加权求和单位还是太粗了,即便是在一个 Group 里,不同人对你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直接使用原子的个体作为 Group 。
个体 p 的幸福感 不等价于 个体 p 给我带来的的幸福感 也不等价于 我给个体 p 带来的的幸福感 。所以这里实际上需要一种类似邻接矩阵的东西来描述这种有向关系。
A B C A A->A A->B A->C B B->A B->B B->C C C->A C->B C->C 前面说的 收益 是人生的标准答案吗?并不一定。有的人一辈子什么都得到了,就是某样东西没有得到,这时候你通过其他类型的快乐把“收益”拉满并无济于事;有的人这辈子吃饱喝足能体验的都体验了,值了;也有的人觉得自己带来了一场大变革,这辈子没白搞,也得到了满足。
所以我们引入一种评价标准:
- 绝对的历史与未来的收益和
- 我的存在带来的收益和的提升
- 有多少遗憾和后悔(本可以与真实历史的差距)
- etc …
不同人的目标函数构成项权重是不同的。
前文提到的幸福度怎么定义?并不好定义,它是个体整体上的一种感觉。实际上的幸福度可以有多种快乐组成,当然每种快乐也都有其权重和上限(类似对数曲线,在x较大时增大x没啥大用约等于到了上限);可能这么多种组成成分之间还会互相影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权和。
觉得到了瓶颈,如何提升幸福度呢?神告诉你了一个简单的办法,相信就行了。这东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你坚信它就有(注:我个人并不信,只是解释现象)。另一个简单的方式是扩展快乐的种类,比如多找点兴趣爱好啥的。当然,其他方式还有很多。
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模型搞的差不多了,看似没啥太大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没有明显矛盾的假设(并不能证实这个假设,它只是较为切合的假设之一):人生的终极意义是追求体验,是有权重地追求多人的体验加权和。
当然,这个模型并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地告诉你应到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别于那些名人名言)。这个模型是用来分析和解释人们是如何思考的,让你能够更加理性地了解自己。
寻找意义
而常规语义下的“意义”更多的是实现上述收益最大化的中间目标。找寻到了人生意义是说什么呢?是指找到了你自己认为权重较高的项。追求这个项会带来最终收益的大幅提升(因为权重很大,并且收益与投入非线性),而由于每人的权重定义不同,大家的追求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从这点上讲,找寻人生意义是有用的——当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你找到的意义并非人生的全部解或唯一解,它只是一项。将某种意义当作人生唯一目标的话,就要看在你的权重下贪心算法的解是否等价于全局最优解。
或者换个思路,也可以通过各种体验和假设来试探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很主观的东西就难量化,但可以对比),并确定体验的权重与收益的权重。所以其实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那么可怕。很多关联性和宿命感只是事情搞成了之后的人设或者事主本身的幸存者偏差,没必要因此而陷入焦虑。
个体 & 他人
在处理他人与自我时,也没有那么绝对。并非一定是全盘集体主义,视天下为己出;也非世界即我一人。至亲的期望也一定程度上参与你的权重评估,所以作为子女去满足父母的期待也是一件有助于实现人生意义的事——当然这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很重的负担。
当然,考虑到个人权重(即你在意啥)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当接受一些思想时也应当注意甄别。这里有一个容易陷入的误区:我懒得找寻意义或目标,是不是我接受一个别人给我的就好了呢?在我前面的模型下这种方式确实 work。但如果你的权重是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稍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话,你可能还是会自我怀疑。能不能、以及能的话要如何区分自由意志和他人引导?这个扩展开来讲就是另一个 topic 了。
回归到本文最前面的那些别人的生活,他们的名人名言并不一定理性,也并不能成为你选择这种策略的理由。
行为指导
除了在想法上有一点指导意义,对于具体行动也是有点帮助。
做一个理智的人。前文提到的模型是对于充分理性的人而言的,但每个人很难做到完全的理智。
一个例子是人会短视。可能在很久远的历史上确实没有太可预见的未来可言,上顿吃了没下顿;但在当今的社会中未来的稳定性有了极大的保障。可是人短视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会给较久的未来收益打个折扣。
正确评估概率与风险。当需要抛弃某种稳妥的幸福感去尝试获得另外一种时,需要能够认清真实概率和真实收益,以及认清失败后的损失。可能某些事情只有体验过才能说真的认清,不应当过分高估或低估收益与风险。
做好兜底,不要背水一战。基础物质条件带来的幸福感消失会导致附加的其他幸福感大打折扣,做什么冒险前应当考虑清楚这一点。